您的购物车当前为空
背景信息
组蛋白修饰(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与DNA甲基化共同构成经典的表观遗传机制。组蛋白可作为多种翻译后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和磷酸化)的靶点,这些修饰能改变染色质结构和可及性,在表观遗传调控和细胞存活中发挥关键作用。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癌症、代谢综合征和神经系统疾病。
甲基化在细胞分化与稳态维持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显著。该修饰主要作用于精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由多个共享共同结构域的酶介导完成。目前已鉴定出20余种人类组蛋白N-甲基化赖氨酸残基去甲基化酶(KDM),其中许多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疾病中呈现异常表达模式。与赖氨酸甲基转移酶类似,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KDM参与疾病起始与进展进程,这使其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KDM4A亚型在多种癌症中显著导致表观遗传失调,并与疾病侵袭性及不良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化合物筛选
该筛选库的设计综合运用了计算化学与虚拟筛选技术。我们基于吡啶并[3,4-d]嘧啶-4(3H)-酮衍合物复合物的已知X射线数据,利用薛定谔软件构建了受体虚拟筛选流程。结合配体从KDM4A晶体结构中提取获得。对内部数据库中的先导化合物,首先采用内部药物化学过滤器(包括PAINS过滤器、毒性团过滤器及五规则限制)进行预筛选,随后进行活性位点分子对接(图1)。对接过程重点关注两个关键结合特征:配体-金属离子(Zn2+)配位作用,以及配体疏水基团在Tyr177和Phe185侧链间的空间定位(图2)。初步通过上述流程筛选出约4000个分子,经过后续受体-配体复合物的人工评估,最终精选出2000个类药性筛选化合物。








































很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