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 全部删除
  • TargetMol
    您的购物车当前为空
Mag Beads Streptavidin (2 μm)

Mag Beads Streptavidin (2 μm)

Rating icon 还可以
Mag Beads Streptavidin (2 μm)
产品编号 C0091
别名 链霉亲和素磁珠 (2 μm), Magnetic Beads Streptavidin (2 μm), Magnetic Beads SA (2 μm), Mag Beads SA (2 μm)
链霉亲和素-生物素(SA-Biotin)系统因其极高的结合亲和力(K = 10^-15)在生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TargetMol的链霉亲和素磁珠 (2 μm) 通过蛋白偶联技术将SA共价连接到固相载体表面,能够高效结合生物素化的抗体、核酸和蛋白等配体分子。链霉亲和素磁珠采用超顺磁性微球,粒径均一、形态规整,有助于快速便捷地捕获目标分子并实现磁性分离。此外,本品可以配合自动化设备进行高通量操作。
本产品规格为溶液总体积。
规格价格库存数量
1 mL
¥ 900
5日内发货
1 mL * 5
¥ 3,470
5日内发货
1 mL * 10
¥ 6,310
5日内发货
大包装 & 定制
加入购物车
TargetMol 的所有产品仅用作科学研究或药证申报,不能被用于人体,我们不向个人提供产品和服务。请您遵守承诺用途,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用于任何其他用途。
实验操作小课堂
常见问题解答
查看更多

Handling Instruction | TargetMol 不同链霉亲和素磁珠的比较

产品名称 C0089 C0090 C0091 C0092 C0093 C0094
粒径 300 nm 1 μm 2 μm 2.8 μm 3 μm 5 μm
Botin-核酸探针结合能力(24nt)(pmol/mg 磁珠) ≥450 ≥450 ≥350 ≥300 ≥200 ≥300
Botin-兔IgG结合能力(μg/mg 磁珠) ≥15 ≥15 ≥15 ≥10 ≥5 ≥10
应用方向推荐 细胞分选、核酸探针捕获 免疫沉淀、DNA蛋白互作 免疫沉淀、DNA蛋白互作 磁微粒化学发光、中和抗体检测 磁微粒化学发光 细胞激活
磁珠浓度 10 mg/mL 10 mg/mL 10 mg/mL 10 mg/mL 10 mg/mL 10 mg/mL
磁珠表面 亲水基团 亲水基团 亲水基团 亲水基团 亲水基团 亲水基团

Handling Instruction | TargetMol 产品特点

  • 生物素分子结合能力优秀
  • 稳定性良好
  • 磁响应性能快速灵敏
  • 适应广泛的实验条件

Handling Instruction | TargetMol 产品应用

  • 免疫检测、分离蛋白:特异性结合生物素化抗体或抗原,可用作免疫检测和ELISA等固相反应载体。
  • 分离核酸、制备核酸探针:特异性结合生物素化的核酸探针,可用于DNA和RNA的杂交实验。
  •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特异性结合生物素化的靶点DNA或RNA片段,可用于研究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
  • 细胞分选与激活:可固定抗体,特异性识别目标细胞。

Handling Instruction | TargetMol 操作说明

1. 缓冲液准备
以下为常用的缓冲液成分,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整盐浓度及pH:
1)Buffer I(适用于结合生物素化核酸):10 mM Tris-HCl(pH 7.5),1 mM EDTA,1 M NaCl,0.01%~0.1% Tween-20。
2)Buffer II(适用于结合生物素化抗体/蛋白):PBS,pH 7.4,含0.05% Tween-20,可根据需要添加0.01%~0.1% BSA。
3)化学发光 Washing buffer:根据需求配制洗液,使用时平衡至室温。

2. 结合生物素化核酸
1)将磁珠瓶用漩涡振荡器振荡20 s,使磁珠重新悬浮。用移液器吸取100 μL磁珠到新的离心管中。将离心管放入磁性分离器,静置1 min,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取下离心管。
注:用户可根据生物素化分子的数量,参考产品说明中的磁珠载量,计算所需磁珠量。建议生物素化分子的加入量为磁珠载量的1-2倍,以达到磁珠饱和。
2)向离心管中加入1 mL Buffer I,盖上管盖,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
注:如果在步骤1)中使用的磁珠体积超过1 mL,则应加入与磁珠体积等量的Buffer I。
3)重复步骤2)一次。
4)向离心管中加入500 μL用Buffer I稀释的生物素化核酸(使磁珠浓度为2 mg/mL),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将离心管放在旋转混合仪上,在室温下旋转混合30 min。
5)进行磁性分离,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
6)按照步骤2)的方法,洗涤磁珠三次。
7)根据后续实验的要求,加入适量的低盐缓冲液,使磁珠重新悬浮。至此,生物素化核酸的结合步骤完成,磁珠可用于后续操作。
8)用户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核酸的浓度,计算结合到磁珠上的核酸量:(反应前浓度-反应后浓度)×反应溶液体积。

3. 结合生物素化抗体/蛋白
1)将磁珠瓶用漩涡振荡器振荡20 s,使磁珠重新悬浮。用移液器吸取100 μL磁珠到新的离心管中。将离心管放入磁性分离器,静置1 min,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取下离心管。
注:用户可根据生物素化分子的数量,参考产品说明中的磁珠载量,计算所需磁珠量。建议生物素化分子的加入量为磁珠载量的1-2倍,以达到磁珠饱和。
2)向离心管中加入1 mL Buffer II,盖上管盖,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
注:如果在步骤1)中使用的磁珠体积超过1 mL,则应加入与磁珠体积等量的Buffer II。
3)重复步骤2)一次,共洗涤磁珠三次。
4)向离心管中加入1 mL用Buffer II稀释的生物素化抗体/蛋白(使磁珠浓度达到1 mg/mL),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将离心管放在旋转混合仪上,在室温下旋转混合60 min。
5)进行磁性分离,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
6)按照步骤2)的方法,洗涤磁珠五次。
7)根据后续实验的需要,加入Buffer II或其他缓冲液,使磁珠重新悬浮。至此,生物素化抗体/蛋白的结合步骤完成,磁珠可用于后续操作。

4.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诊断
1)调整磁珠至合适的浓度(建议0.2-0.8 mg/mL),用漩涡振荡器振荡20 s,使磁珠重新悬浮。用移液器吸取50 μL磁珠至96孔板中,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取下96孔板。
2)每孔加入100 μL生物素化捕获抗体,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置于37℃恒温箱中孵育15 min。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取下96孔板。
3)每孔加入200 μL Washing buffer,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重复此步骤两次,共洗涤三次。
4)每孔加入50 μL待测物标准品或待测样本,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置于37℃恒温箱中孵育15 min。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取下96孔板。
5)每孔加入200 μL Washing buffer,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重复此步骤两次,共洗涤三次。
6)每孔加入100 μL酶标记抗体,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置于37℃恒温箱中孵育15 min。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取下96孔板。
7)每孔加入200 μL Washing buffer,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进行磁性分离,吸去上清液。重复此步骤两次,共洗涤三次。
8)每孔加入150 μL底物液,充分振荡使磁珠重新悬浮,避光孵育5 min。
9)使用化学发光仪对96孔板进行读数,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5. 分离生物素和SA磁珠
如果需要对生物素和SA磁珠进行分离,可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0.1% SDS,煮沸5min;
方法二:pH=8.2,含95%甲酰胺的 10mM EDTA 中,65℃ 5min 或90℃ 2min。脱落率95%。

Handling Instruction | TargetMol 保存条件

  • 保存溶液:1×PBS,含 0.1%(W/V)BSA,0.1%(V/V)proclin-300。
  • 保存时间:4℃,2年。

Handling Instruction | TargetMol 注意事项

  1. 避免冷冻磁珠。
  2. 为了减少磁珠的损失,每次磁性分离的时间不应少于1 min。
  3. 从磁珠保存管中取出磁珠之前,应充分震荡以确保均匀悬浮。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4. 建议使用质量较好的移液器吸头和反应管,以避免因磁珠和溶液附着而造成损失。
  5. 生物素化分子的大小会影响磁珠的承载量。用户需要根据实验确定磁珠对特定生物素化分子的载量。
  6. 生物素化分子的加入量应为磁珠载量的1-2倍,以确保磁珠饱和。
  7. 本产品仅限于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用,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不得用于食品或药品,不得存放于普通住宅内。
  8.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